段传峰官方网站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135
个人简介

段传峰 曾用名君霖,1970年生于河南,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任职于中国国家画院, 出版《当代中国画名家——段传峰》、《段传峰作品集》、《段传峰画集》等并发表论文多篇。 1999年作品《太行深秋》入选“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并获银奖 。 2000年作品《太行春》入选“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并获优秀奖 。 2001年“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获铜奖 。 2002年作品《山水》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 2007年《真秋图》入选“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节‘齐白石奖中国画书法作品展’” 。 2007年《太行秋韵》、《烟岚耸翠》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 。 2008年《黄河之水天际流》入选08年中国画画展。 2009年《太行胜景图》获09中国画年展优秀奖。 2009年《山水》获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走进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优秀奖。 2010年作品《唐人诗意图》 入选第二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 。 2011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罗汉图像发展史研究’课题负责人(个人课题)。 2011年 中国画作品入选“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青年作品展”,收入《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集•青年卷》。论文(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十六罗汉图像学研究)收入《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论坛文集》。 详细
作品
段传峰作品
段传峰作品
段传峰作品
段传峰作品
段传峰作品
段传峰作品
艺术家资讯
段传峰禅意绘画述评
 □ 古申

§1. 段传峰的禅意绘画,有“春山如笑”之美。这是他作画能够“心手双畅”而得之的图像显现。他的笔法造型,能以气运腕、意在中锋,故尔画面虽多有以侧取妍之态,但仍血脉贯通、气象超拔。他的青绿,也画得艳而不俗,色彩用得有如宝石的光泽,晶莹剔透。这无疑是审美识见高迈使然。
在图像表达上,传峰笔墨的浓、淡、干、湿的互参,以及,开合、疏密、聚散的相济,亦皆合天地之理而无扭捏造作刻意之态。能有此种效果,首先,要胸有丘壑,其次,要能让胸中丘壑置陈于特定的境界空间,所以,这也是准确考量诸如“以心为造”、“以一总万”等等画理真谛之后,才能出现的视觉形态。在段传峰画的《倪瓒笔意》山水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笔法的气韵贯通→章法的开合聚散,全然是在“天地一指”、“万马一马”(语见《庄子•齐物论》)这样的审美意识中形成的。因为,在传峰画《倪瓒笔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艺术心灵,已然翱翔在《庄子•逍遥游》所给出的文化空间,并能够使画面的物象表达,笔笔生发,互相发明。这是一种“是而非是,非是即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式的文化思维化转成的图像显现。在这样的图像显现中,欣赏者的心灵,是在一个与他的心灵“共相”于一个永恒的心灵空间而变得清澈澄明的。
一言以蔽之,看段传峰的画儿,我们能够在一个“不为物累”的文化空间,让心灵在自由的翱翔中变得清凉、沁美、明净——这应该就是段传峰的禅意绘画的最大的审美魅力所在,也是他的绘画意蕴的最大的闪光之处。

§2. 中国禅宗的历史智慧,主要是通过心灵的体验传播的。所以,以“第二意”的方式升华“第一意”,让与物理世界的客观事物关系密切的“第一意”变相为具有文化事实属性的“第二义”,便成为中国艺术表达手段中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传峰画面上的造型形态,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历时资源的又一次个性化现实显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问四人的志向。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曾皙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冉有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点)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还说:“安上治国,礼也,移风易俗,乐也。”(见嵇康《声无哀乐论》)这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乐感”文化的主旨——对传峰禅意绘画作品中的“春山如笑”之态,我们应该作如是观。
至此,需要说明的是:段传峰递来禹舜先生题签的画册,林晓先生写的序。接过画册之时,恰逢朋友魏广君路过,说:“序言写得很不错。”仔细读了林晓先生写的序言,窃以为再为传峰画作写评,已是多余,但一俟阅过传峰的画册,发现,他还是能够从范扬、卢禹舜等画坛巨擘的光被中,放出自己的光明,在混沌中,将众法篡为一法,故情不自禁,赘言于下,与传峰君共勉。

§3.传峰画面上的造型,极为愉悦眼目心灵,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他的生命基因里,有一种擅长把握视觉形象的潜能。而正是这种潜能一旦被激活以后,便使得他自始至终都能以愉快的心态,在“心手双畅”中毫不费力地从容创作。
重要的是,传峰的罗汉人物、山水树石,造型法用的还是丁云鹏的古法。这是一种源自六朝的以表现“表现对象”的骨相、神气,再加上创作主体创作时本想得到的图像效果的那种造型方法。这种方法,当然主要注重表现表现对象外在形貌的基本特征与内在的主要的精神气质的合一,但是,这种方法又与近现代由西方引进而目前已然中国化了的“结构素描”与“表现性素描”相结合而形成的现代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法”绝不矛盾。于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峰的罗汉人物、山水树石,既严谨结实而又不失松活自由,而且,虚实把握也能因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在画面空间中的前后、远近与转折关系,而显得极为得体——显然,传峰于此是经过认真的探索、研究与推敲的。
如上所述,传峰有丁云鹏的古法,而丁云鹏的古法,本有宋人李唐、李嵩的院画传统,但这种传统,却又与东晋顾恺之等人的传神写照法,有着必然的血脉关联,所以,我们无疑可以把传峰的造型法,看作是生命递质中的文化遗传使然。这是一种近似生而知之的东西。传峰的罗汉人物、山水树石,是小写意画法,画得紧针密线、一丝不苟。于是,工夫加天才,这就使得他的画,自然而然也就极为可观。

§4. 与段传峰相识快十年了,我睡梦中才敢去做的事情,他在现实中就敢去践为;因之,对他虽不弃之,但亦不近之;只是近期因工作关系常去国家画院办事儿,与他多了些交往,才逐渐熟悉起来。自此,始知传峰本性实诚朴,人也灵秀——以我的浅见,传峰的诚朴,乃因他是中原人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峰画作图象中的稳妥、从容、质朴、和谐,盖中原人的脾性互相陶粹使然。而他的灵秀,乃得之于中华民间遍布的乐感文化与中国士林文化中的雅玩文化的二者结合。在我看来,正是这二者的结合,一旦与他心灵上十分亲近的禅宗文化碰撞,便使他能以“悬空而立”的方式准确地把握了中国水墨文化的本质。
在形而上层面,传峰的画面形象,有着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某些“相似性”。这是在禅宗思想自觉或不自觉长期熏染、观照下,以“第二相”的方式显现其“相似性”的——这是禅宗思想中的外物(人的意识中的“色”)被赋予特定的精神内涵之后,形成的有特定意象属性的“既虚又实”的崭新形象之中(在“空”中形成“相”),形成的具有信仰属性的现象显现(生命境界生成)的必然结果。传峰画面上的造型说明,他的罗汉人物、山水树石,实际上已经是被赋予了文化生命并令其流衍于上述“境界”之中,所以,他画面中的罗汉人物、山水树石,也就因能够活跃在有着清晰精神皈依的文化空间,而成为有灵魂、有生命的活物——于是,笔墨的气韵、神采、格调、风骨,也就全然会在这个境界空间浑然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就是中国画的境界空间。《论语••雍也》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这是中国民间乐感文化、士林雅玩文化的学理逻辑起点。发展到后来,这样的文化空间成为绝对不是“以苦为乐”(苦行)式的,而纯粹是一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式的日用寻常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现在,当你走在中原大地,仍然能够听到高亢、婉转的河南梆子、河南坠子的嚎吼中的仁义忠勇之音,这便是中国礼乐文化的民间遗留。在这方面,传峰可说是得天独厚。
有鉴于上述,可以想见,传峰十几年前,即经常往来于林晓、谢冰毅、林玮、卢禹舜、范扬等画坛士林大家巨擘门下,耳濡目染,他自然也就知道在“方今去圣久远”的情况下,如何去“礼失而求诸于野”,让人的生命中不可或失的“道术”,在他的画作中再次显现。

§5. 让“道术”在琴棋书画中流传,实在是中国古人的一大智慧。当年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替代宗教”若可成立,盖应缘于此种大智慧。
道志以艺传,是中国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外传佛学的华化,重要的原因便是“乐感人生”理念在艺术文化中的渗透使然。在这个意义上,传峰画面所画的禅林故事、山水花鸟,其实,表现的都只是一大主题,这便是在庄子给出的大鹏飞起的广袤高空,创造出一个可供“不知周蝶”的畅神、洗心的空间,让人们在“于心无累”的状态,感到生命的充实——这就是传峰禅意绘画的本原。
总之,传峰君的画作,如古潭春波,气息淳厚而清丽,明心而见性,他的作品与上述林晓、谢冰毅、林玮、卢禹舜、范扬诸君的作品相较,乃是他在庄禅之学中,能够发明出自己的精神意象——在这之中,他发现了恬淡的人生境界中,有着生命的畅达和现世的温暖。这应该就是段传峰的禅意绘画的最可宝贵的地方。

2010年10月16日于北京东华门会元堂

友情链接: 史教茂官方网站 盛世艺术网 人民画院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网 北京大品画院 刘大为工作室 网络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交流中心 安徽书画交易网 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早报网 中国新闻网 网址之家 163邮箱 126邮箱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部 网站管理 人民画院 sohu 谷歌 网易 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