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学官方网站 |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146 |
大气高雅 清澈澄明 |
读田培学先生作品有感
贺天成 田培学,是当代花鸟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是当代写意花鸟画中继往开来的一个典范。他弘扬了中国花鸟画的写意精神,以体正格清、大气俊秀的笔法营造了一个个闪耀着诗性光环、充满想象张力的大花鸟世界。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日渐缺失的。所幸的是,读田培学的作品可以给我们这样的精神慰藉。 田培学扎根传统,落笔很见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这得益于他对宋元以来的花鸟画传统的继承。宋画讲求严谨工致、元画注重抒情达意、清代写意花卉豪纵劲健,田先生在他的创作中能够巧妙地将这几者融合贯通。他采前人之长,补己之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终成一派。 汉魏古都——许昌,中原沃土上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尽管发展建设无处不在充满时代的勃勃生机,在她的脉络中总蕴含着拂抹不去的文化情致。暮春盛夏时节,护城河、小西湖,荷花绽放,波光潋滟,风摇红妆,一道亮丽的风景,会唤起文人、艺术家们的归棹之梦。正是这样的美成就了勤奋又有觉悟的艺术家,中原画院院长田培学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熏染中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他在青少年时代就酷爱文学和绘画,美术院校毕业后及至走向工作岗位,勤奋不辍,创作了大量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二十多次,并多次获奖。近知天命之年,毅然扬弃自我,先后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终成为王明明绘画工作室画家,担纲《中国画坛》期刊编辑部主任。 田培学的写意花鸟画,造型准确、构思生动、富有意境,峻拔灵动的笔下有着强大的审美感召力。他将泼墨、破墨、积墨并用,挥洒淋漓,气势奔放,笔酣墨饱,意态横生,拓展了花鸟的表现空间,作品既饱满又空灵、既洒脱又深沉。《清风拂面》、《晚荷秋香》、《秋影》等作品中,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山一石在墨气氤氲中,渗透出一种宁静、通透的气息,张扬出一种诗性的生命力之美,且富有生动的流畅的书写性。他以书入画,用笔松动灵活,张弛有度,仿佛自然天成,而细看则十分严谨,勾勒、皴染中功力尽显。在这样的花鸟画世界中徜徉,可以放松心灵,洗涤浮沉,养眼、养神、养心。无疑,这样才经得起人们的品读,经得起时代的检验。 造化钟神秀,田培学注重师法自然,注重在写生中寻找天人合一的精神,注重在创作中融会个人心性,且用文人的眼光赋予了身边平凡事物以雅致的气息。作品《故园甲蔬》中,萝卜的红与白菜的黑形成视觉的鲜明对比,精练的笔墨具有抽象的写意美,让日常所见的萝卜白菜在他的笔下也变得大气、秀逸、不落俗套,画面释放出一种具有中国文人气质和哲学情思是意境,极富空间感和笔墨张力。 田培学能够自如地在师法自然中体察宇宙万物,洞察生命气象,他将自我对生命现象的发现、体验、感悟融入创作,给花鸟赋予灵魂,给换鸟赋予血肉、给花鸟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人意境、给花鸟以蓬勃挺拔的时代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著名美术理论家翟墨先生在评介赏析田培学作品时,以田的一副扇面作品题识“出渊多在新雨后”为题,剖析其艺术升华的轨迹,沿着“词汇向虚——语言向意——图示向理”的层次,伴着笔下的新鱼、新荷从沉潜中浮出渊面,很服膺“画者,意识形之于态也”的聪明提法,但从实有到虚无,从看见到想见,从具象到抽象,从语言到图示等创造性的组合,会因画家阅历修养和感受之异而呈千人千面之状,保持艺术的原创性,逐步接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艺术境界。 中国红学研究会副会长林冠夫先生看过田培学的新作,引用严羽诗论“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作画又何尝有异于此。出乎超乎凡俗,笔墨间见高雅思致,作画于作诗为文治学之道,一也。”的却,尽观其画荷作品,虽章法布局,经营位置,形态千变。但无不是一派生机,即是深秋冬至,红裳翠盖已凋,仅余莲蓬者,亦不现衰态,论诗者意境为心境之外现,画境何不如此,其生命力之郁勃,亦是心境之外观。 对于画家来说,年近花甲,正是艺术的青春期,看到田培学画上所“九十称半”的闲印,不难看出他在艺术追求上的更高目标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湖南卫视《艺术玩家》栏目主持人说:“走进田培学和他的作品,让人强烈感受到,梦想与现实的能量,不仅仅属于年轻人,属于春天”。“风映荷花风转蕙,三春并向指下生”。愿田培学的艺术春天更加斑斓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