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自敏官方网站 |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246 |
自悟敏行见真意 |
——读祁自敏山水画作 文/张西昌 士夫文脉,纳入绘画;胸中块垒,寄托山林。遂使山水画不重状物,而在怡情。因而,画中山水多在象征,恐非实指。身在樊笼,境由心造,山水便成了精神自由的某种象征。文人绘画的渐兴,与文人的意气消磨成反比,也使山水愈发成为个人心绪的安托和外化。纵观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大抵不外如此。 长安画派,异峰独秀,别见春色。在政治与艺术的怀柔中,“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庸的因势利变,一改文人的多情善感、自赏孤芳,而使山水画拓展为一种生活的积极和人性的张扬。传统文人的山水趣味,几被革新。长安画派之后,人物画隆兴,而山水旁落。究其缘由,盖因国愿、时趋、民气所致。 新世纪中,人为物累,心绪凝结。物质的夸张追求,自然带来精神的伪饰和假性需求。山水作为一种古典心境的符号,时被重读新解。自敏崇敬长安画派巨擎——何海霞,由其上溯,力追宋元诸家,而求时代新貌。多年来,他遍涉诸家、技道并进,也一直践行着“执古今两端,求中正意趣”的自我体验。书法上,他从欧柳入手,上追二王,对赵孟頫、文徵明诸家用力甚勤,其笔力之韧,在同龄者中实不多见。他崇尚雄强劲拔的北派山水,故其画作,多取崇山峻岭的繁密构图,茂林森森、江河汤汤。少年时的家学蒙养,使他具有坚定的笔墨追求。他认为,笔墨是审美感悟与技术表达的修炼,而不是逃避磨砺的掩耳盗铃。一切造型艺术审美的追求,须得建立于规范的技术表现之上,皴擦点染、笔笔尽心,以求意趣周到,心境粲然。他偏好端稳一路,力追笔墨见形,并求幻化之妙。所以,其山水画作,端谨胜过烂漫,恣意藏于规矩,温秀融入中庸。因而,观其画作,朴厚谨严的温良个性昭然若揭。近年来,自敏喜作立轴大幅,笔力也于温秀中日渐雄强简廓。笔墨含苍,意趣之秀,是他不懈的技艺追求。这,或是一种矛盾,也是审美平衡的某种契合。 世风鼓噪,利欲袭心。在经济的洪潮中,坚守的难度不仅来自于外部,而且常常也有内心的自疑。为工忌巧,待人以诚。或许是出于天性使然,自敏对于绘画,除了身不由己的喜爱,更有飞蛾扑火的执着。在怂恿投机取巧的时代,这种执着多少显得有点“迂”。而自敏“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也焕发出来令人钦佩的人格自信。他纳言心慧、自悟敏行,在十年一剑的磨砺中,完善着自我的审美表达和追求。 忽然,想起某位禅僧的话:“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心态的灵修。愿与自敏共勉! (张西昌: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