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林官方网站 |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45 |
朝圣之途 |
-----李光林的油画艺术轨迹
青藏高原是许多艺术青年十分向往的地方。在八十年代,这块神奇的土地成为许多艺术家新艺术灵感的源泉和精神探索的丰厚沃土。那里的高山、雪峰、白云、蓝天,寺庙,废墟以及虔诚的藏民,和神秘的宗教持续地释放着强大的吸引力。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心中的一片还没有被污染的最后的圣土。这里的一切仍然滋养着一批批年轻的艺术家。 艺术家李光林是西藏高原文化的忠实的追随者,是执着描绘和探索西藏的中年艺术家。来自东北的他体格健壮,面堂红润,看起来象是西藏的康巴汉子。十多年来,他将其作为创作的母题,每年都要深入西藏体验生活、捕捉素材。他觉得西藏的气息和自己的灵魂十分的默契,在西藏他感到自己是最自由的。他觉得青藏高原的气质和他个人的秉性十分吻合,只有在西藏,他才能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李光林画过大量的有关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的油画作品,描绘那里的寺庙、湖泊、朝圣的人的背影和孩童们天真烂漫的面孔,这些作品记录了他过去十几年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个执着的、勤奋创作的、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表现和人生理想的真诚艺术家的心灵轨迹。虽然身处中国前卫艺术家的大本营通州宋庄将近十年,但他的艺术似乎与这里盛行的作品风格气质有些格格不入。他坚持尊重自己的艺术感觉,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不为潮起潮落的艺术流俗与时尚所左右,逐渐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艺术天空。 这个与当代都市文化感觉有些隔膜的北方艺术家一直将静穆,高远而坦荡的旷野作为自己的精神乐园。在早期的《北方海岸线》系列中,他用细腻而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大地与海洋交接处的静穆而壮观的场景,一群海鸟在振翅翱翔,潮汐平缓地拍击着岸边的岩石,绵长的海岸线静静在大地与海洋之间延伸,瑰丽的天空映衬五色云彩。在这批作品中,他学习了19世纪英国风景画的优秀传统,为自己的艺术发展方向铺垫了坚实的感情积累和技术储备。在最近几年,他多次来到西藏,经过多次生死历险般的锤炼,他越来越钟情于这个纯洁而干净同时也很残酷的冰雪世界,虽然这里的天气变化无常,生存环境异常艰辛。他尝试着将自己对西藏的感受用最直接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 一般而言,艺术家找到自己钟爱的题材后,才能将艺术能量释放出来,并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面貌。李光林在西藏发现了自己的气场。在一些评论家眼里,专门描绘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的画家是一些没有当代文化意识的所谓风格主义的风情画家,中国的艺术界也有一批专门画少数民族的风情画家。但为了避免风情化的陷阱,李光林一次次虔诚地进入西藏,试图找到和西藏地域文化对话的艺术语言。他首先对生活在这里的藏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虔诚的朝圣者,他们不停行走,不停地顶礼朝拜着神庙与神像。艺术家用浓重的笔触表现了他切身的感动,和对充满神圣感的宗教生活的敬意。 在我看来,他最近完成的有关西藏野生动物的系列作品使他的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锤炼,他似乎进入一个转型的门槛。这在他的西藏牦牛和藏羚羊系列中体验得尤为明显。在这批作品种中,他将对人与宗教的关注,转向对纯粹自然生命的关注,表现了这片土地上的动物世界。这些动物不是电视屏幕上男主持人的用矫情的嗓音可以描述的乖巧的非洲晏鼠,而是体现了一种气吞山河的强者气概。这些动物包括西藏牦牛和藏羚羊。 这两种稀有的动物随着冰川的逐渐融化,和环保,生物多样性等 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他的新作“牦牛”和“藏羚羊”系列标志着他的艺术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他用大量的粗放有力的笔触来表现藏北无人区的恶劣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与繁衍的牦牛和藏羚羊是雪域高原的神灵,它们适应了世界屋脊上的恶劣自然条件和苛严的生存环境,在“物竟无择,适者生存”的环境中,不断地繁衍,它们的存在给荒芜、寂寞而空旷的高原增添了生机以及强悍的生命意志与生存能力。在他的画面上,这些生灵拟人化地被表现出来,它们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有庄严肃穆的神情,也有警觉的目光,也有共同抵御暴风雪的团结与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在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的人类社会,精神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显得日益萎缩,这似乎是伴随发展主义所产生的悖论。李光林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他内心深处还没有泯灭的野性力量支配着他借用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形象,他用强烈的表现主义语言,表现在纯粹的象征主义的精神意蕴。同时,提示人们生命的意义与环境意识。
在日益商业化的艺术界,在充斥着的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性的当代商业化的社会。李光林所表现的世界是充满野性的和生命活力的世界。他的作品代表着一种强悍的生命力量,为艺术舞台带来新鲜的空气, 同时让我们聆听来自雪域高原遥远回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