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观李光林《牦牛》系列之一有感
坐望者,坐忘也。
当漠上夕阳,残照雪峰而又渐渐退向地平线,一天的冲锋与守望就成了当下的凝刻。
主力先锋派画家未必是大众文化的领跑者,但一定是大众心灵的洗刷者。
而洗刷欲望需要通过笔触的技法性突破与灵魂性改造之间的优雅博弈。横劈竖砍的落笔自信则体现心灵欲望被洗涤之后的平静。
古人云:犀牛望月。光林老师说:牦牛忘却。
忘却的不是现场,而是着相。描摹的还有远山,更有寒趣。
草原上的孤单,筋骨刚健地静坐且回望时,颜料已经失去了光感的语言逻辑,或者说,无时或忘,此时坐望。
冷画面里的暖心禅,才是这幅《牦牛》天罡地煞般气势的言外之意。
如果境界与镜头可以俱深俱美的话,阿里雪山的美和庄严也比不过脚下生灵们的单纯坐忘。
金刚者,非佛前护法,乃其众生天性也。更何况前后上下,自有光明。
诗以赞之:
鹊仰冬峰乃嘶哀,
牛堪壮盛回首白。
几何点染江山力,
蓝宇当初合什开。
爱新觉罗 恒玥敬赠李光林老师于北京宋庄雅舍。
2018.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