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来官方网站 |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65 |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序《邢春来画集》 |
谯达摩 中国近代史上一代女中豪杰秋瑾曾在她的一首《无题》诗中这样开头:“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龙与虎不仅仅在诗歌中,在书法、绘画史上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甚至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已经被符号化了,或者被图腾化了,换言之,龙与虎所呈现的意象及其精神差不多生动地构成了东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就虎而言,中国民间民间喜欢给小孩戴虎帽,穿虎鞋。厅堂正中喜欢悬挂虎画,认为这样可以驱逐邪恶,趋吉避凶。据《山海经·海外篇》记载:“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孤,投虎食也。”《风俗通》也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击莺,性食魅魅者也。”由于虎乃百兽之王,古人见之机会者寥寥,故历代画虎的画家不多,名载史册者甚少。虎的艺术形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商代,如商代的《龙虎尊》、《玉虎》及虎纹陶片;西周的《虎尊》及虎画门神;战国的《虎牛形祭案》;秦朝的铜符虎、铜虎节,虎头带钩、虎牌饰等及瓦当上的单虎、双虎图案;及至汉代,画虎艺术已有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在内蒙古额齐纳河流域发现的汉代木简“居延木板画"”,其中的“白虎图”便是用线描手法画的一只带翼的白虎,两足作向前奔跑状,线条的轻重疾徐很有变化。尤其是添加两翼,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汉代的漆画、画像石、画像砖上都发现有虎的形象,如“龙虎斗”、“刺虎图”等。这时的画虎艺术已由单纯地描绘虎的形象,进而发展到描绘有关虎的故事情节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不稳定,而佛教却极为兴盛,艺术便依附宗教繁荣起来。大画家张僧繇不仅擅长人物画,而且能画山水禽兽,曾作《格虎图》。还有后梁的画家厉归真亦善画虎。虽然后人没有能看到这些画,但从画的题材看来,画家已能进一步描绘有关虎的生动细致的情节了。此外在北魏、西魏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有关于虎的宗教故事,这是那时不知名的画家为我们留下的画虎艺术珍品。 隋唐时期画圣吴道子的《搜山图》;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宋朝包贵、包鼎父子“世以画虎名家,而鼎最妙,其子孙犹以画虎为业而曾不得其仿佛矣”;元代的周耕云是著名的画虎大家;明代戴进的《罗汉伏虎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清代画虎的名家就更多了,如张穆、华岩、高其佩、席文卿、任预、王震、丘天民等,都留有关于虎的举世之作。另外,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意大利画家郎世宁,韶年时受到雍正的征召,此后一直在中国。他除了画皇帝肖像及战功图外,也善画虎。他将写生、解剖、透视、明暗等西洋画技法介绍到中国。他本人又用中国画的材料工具作画,成为中西合璧画法的先行者。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局面,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去国外的留学生逐渐增多。这时国外已有了动物园,中国各大城市不久也开办了动物园,人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见到真虎,此后,中国的画虎画家便逐渐地多起来了。当代中国画家画虎的可以说不少,但画得好的确实不多。 半个月前,我在画家石寒松的工作室与画虎名家邢春来结识,他送了我一本台历,上面几乎全部是他画的老虎图,形形色色,姿态各异。作为一个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画家,邢春来在绘画领域大胆追求创新,采用大写意手法并借鉴京剧脸谱的艺术表现力,采用“吊眼法”,并把虎的眼睛分别染成黄、红、蓝色,借色彩来刻画虎的情感、性格,充分体现虎的威严之美,使老虎作为“山中君子”的精气神跃然纸上,从而有效突破了历代画家画虎以写实为主的传统风格,从多个角度展示虎的独特魅力。其作品被收录于多种画刊书籍,并被多国收藏家收藏。 2010年2月6日,邢春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迎虎年”个人画展,有部分国家领导人和书画界名流参加了开幕式。不久,还代表中国参加新加坡总统晚宴,现场为新加坡总统纳丹作画。邢春来的艺术探索之路,走的是一条“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的荆棘坎坷、布满泥泞之路。如前所述,历代艺术家对画虎已经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当下的画家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艺术财富。毫无疑问,这些绘画领域的传统要素为邢春来以及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所继承并发扬光大,学习前人,又不拘泥于前人,比如说中国画的笔断意连在邢春来这里就得到了新的阐释空间。其次,同时代画家之间的互相借鉴、互相切磋、互相带来启示和创作灵感也是艺术探索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转益多师,视野开阔,这些同样成为邢春来不断提升自己绘画境界的种种因缘。再就是,当今世界、当今中国的种种变化,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人与人之间的炎凉世态,大自然本身的千姿百态,都为邢春来的艺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养料。所以,他画的《母子情》、《只要你过的比我好》、《君子之交》、《凝视》、《中国赢了》、《祥和如意》、《卧雪图》、《醉雪图》、 《百虎图》、《山君图》、《雄风万里图》,以及与著名画家韩美林共同创作的《梦虎》等,笔墨纵横,情感充沛,声势夺人,意境幽深、辽阔,画中的虎就像漫天乌云滚滚而来,令人胆战心惊,销魂摄魄。 当然,邢春来笔下的写意虎不单纯追求笔墨技巧,而是一以贯之地反映了他的艺术旨趣,从工笔画到兼工带写,巧妙地利用宣纸和水墨的特性,让画面呈现一派氤氲和幻境,诗意地将深邃的思想融入其每一幅精心创作的作品中,营造出空灵微妙的意境和雅俗共赏的生活情趣。几千年来,历代画家为了画虎,画好虎,真可谓是呕心沥血。古人画虎因很难接触和观察到活生生的真虎,更谈不上写生了,大多数是根据猎人或山民的描述而作的。有的画家为了见一下老虎而在深山中大树上架一窝棚,带上干粮,有时等数十天而不见虎迹,即便偶然看见也是一个大概。 这些画家之所以如此苦心孤诣地去观察老虎,揣摩虎态,目的是着意刻画虎的形态、虎的雄威。如宋代丘天民画的虎比真虎还凶,以致于“犬一见皆惊,仆为之遗矢。”现在我们谈论的画家邢春来,由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古代画家完全不一样,可以轻易地去动物园观察老虎的各种形态、神态,所以,作为当代画家的邢春来,其艺术创作则主要是追求和逼近神似而非形似,逼近艺术的深层次内涵,甚至逐渐逼近艺术的本质。就这个角度来说,宋代画家丘天民和当代画家邢春来有相通之处,他们笔下的虎的艺术形象已经拟人化了,其情感、其意境,都深深地注入了画家对虎的认识均是升华了理性思维的反映,而不单纯是虎的自然属性的再现了。概而观之,无论是邢春来的绘画作品,还是整个我国的画虎历史,我们领略到了画家们那种情与虎偕、思与虎共、表达情感、阐释精神的写意史,这些属于东方文化范畴的艺术品无不超越了西方画家、西方艺术鉴赏批评家仅仅将虎画作为动物画的范畴 2010年6月21日下午,北京回龙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