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敦官方网站 |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744 |
评论文章 |
记青年画家高健敦 赵华双 青年画家高健敦,十五而致于艺,三十而自立。他勤奋好学敏于思,立足传统善于悟, 在学习与创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探根朔源,朝着自己的理想执着前行。 认识健敦时间不是太长,到了阳泉美术院后才逐渐熟悉起来,平日相见也不多,但我一直在关注他的中国画创作,每次都给我不少的惊讶。健敦为人质朴、谦虚,为艺执着、刻苦。他初学于阳泉工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后考入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虽主攻中国画,但油画、国画、水彩、雕塑、陶艺等均有涉猎。2013年通过招聘进入阳泉美术院工作,从事专业的美术创作。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为之努力和奋斗着,这使他的艺术创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想这主要是与他思想的转变和眼界的开阔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画注重象外之意,要求作品既含情又寓理,给人以画外联想,“画为心迹,言为心声” 。健敦是科班出生,思想活跃,思维超前。随着他对于中国画的理解和感悟,健敦的中国画已逐渐由表及里,在关注精神层面表达的同时,注重心境的再造,同时注重画面的艺术形式。在他的一些大幅创作中,如《斑斓文采映高寒》、《和平`生命》、《家乡的东坪》等,章法新颖并融入主观意识,现代形式感强,画面整体而富有变化,在技法和材料的使用上,结合了西画的一些处理手法和观念,加大了金银色和石色的应用,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不经意间自生静穆辉煌之气,反映了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宋代郭若虚说:“画乃心印”,“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绢楮”。证明历代中国画家都是以抒发自我情怀为目的,在艺术表现上强调借物咏志,倾泄胸中逸气的主观情绪。作品中的景物实际是浸满画家情思而臆造的“意象”, 充分表达了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那么在中国画中,传统笔墨是历代中国画家智慧的结晶,是对自然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中国画的代表性语言。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对笔墨的修炼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健敦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特别注重对传统的学习,对笔墨的修炼从他的一些花鸟山水作品中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如 《风来自舞》、《四季花鸟条屏组画》、《雪艳迎春》等,用墨华滋,用笔泼辣,特别注重笔墨的训练,讲究笔法之运用,注重古法传承,皴擦点染,依法而行。 显然受到四王、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等的影响 。 中国画不是客观事物的再现,它是画家情感和理智跟自然撞击而产生的火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唐代画家张璪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健敦的作品也必将在传统中蜕变,在现代中融合,最终呈现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精神世界。相信他在当下这样一个繁荣与浮躁并存的时代,不为浮夸所左右,潜心学习。 化茧成蝶,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