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官方网站 |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821 |
在古今与中西之间追寻——刘宁山水画近作释读 |
贾德江
刘宁是著名人物画家刘树枫的女儿。她遗传了父亲的基因,有1米74的高挑个儿,模特儿的身材,清纯秀丽的形象,应该是T型台上的名角。可她却心怀艺术家的梦想,一心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寒窗苦读,面壁向纸,笔耕不止。她的本科读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设计专业,她的研究生主攻方向是水墨人物,但她毕业之后却沉湎于山水画的钩沉抉微之中,又先后进修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文化部岩彩画研修班。过后,是苦苦的艺术实践,是充满创新精神的反思与自审,以寻找新的努力方向。这或许与她喜宁静淡泊的天性和家教有关,面对充满物质诱惑的当代,她更愿意与现实的宣嚣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绘画作为一种人生修炼的方式,在山水清音、白云松风中沐怀畅神,陶冶性情,倾听天籁。这使我想起诸葛亮在《诫子篇》中的一句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刘宁心灵的写照。
她心静如水,追求的是一种纯正的心境和情净的灵化境界,所以在古代的山水画家中,她仰慕的多是历史上的禅、道画家,尤其对八大、石涛、石、渐江“四僧”的作品情有独钟。在反复揣摩和钻研中,她不仅领悟到山水古法的真谛,更觉察到先贤的笔墨融炼自然的神奇。由纵向到横向地扫描当代画坛,她的目光聚焦在姚鸣京和林容生的作品之上。前者像“四僧”一样,以禅意入画,不限于何家笔墨,出之于粗笔大写,打破了自然物象,重新构成,以心造境,其无拘无束、直抒胸臆、玩味无穷的画风,令她心仪已深。后者是在深得传统笔墨三昧的基础上,融入西法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设计意识,将田园风景、民居老屋提炼为几何形构,以简约的局部造型和丰富的整体组合达到视觉上的对比,将古典青绿山水的灿烂之美加以现代的转换,从而达到一种淡逸秀雄富于生命活力之境,令她钦羡不已。从传统中获取诸多理法,从今人中获取诸多启发,刘宁有一种顿悟之感。古人不足之处,如结构意识之薄弱,可以借西方艺术之石而攻之;时代精神之距离,可以在自然的体验中攫取。刘宁正是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厚蕴之上,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探索成果,以自然为师,创作了一批带有新思维、新观念、新形式的山水画作品,实验性地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转换为当代精神的形象表达,显示出刻苦的毅力和相当高的悟性。
如果你见到她这一批首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一定会与我同感,发出“出手不凡”、“前途无量”的慨叹。很难相信,这些出入古今、学融中西的充满古意又洋溢现代感的生气勃勃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位妙龄美女之手。虽然,刘宁涉足山水画的时间才短短几年,但是,画中自成一体的山形水貌,那种从自然中获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种出奇布险又随机应变的笔墨,都是许多从事多年的山水画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刘宁的山水画创作,与众多当代画家一样,延续了李可染大师开创的现代中国画的写生创作传统。面对真山实水,有时用密体画法,如《九华晨曲》《九华神韵》《清凉世界》等作品,笔法丰富,气势恢宏,繁而不塞,质有趣灵;有时用疏体画法,如《山居图》《咏松》等作品,逸笔空灵,洒脱无拘,粗到极处,神完意足。所不同的是,当代大多数画家多在重视写生对象的自然美上用心,在写生过程中虽也有移山造水、剪裁组合,但离自然物象相去不远,并不破坏当时对自然真切的感受。而刘宁则是以写生为养分,以创作时的当下感受为契机,以意写实,变自然山水为心象山水,以趣远之心造畅神之境,峥嵘奇崛,磊磊落落,磅礴沉雄,“气”、“势”具盛。同时,刘宁不以古人的笔法、墨法、皴法为定式,而是独出心机,将笔墨变成灵性的笔墨,建立自己的符号化世界,在她那些粗笔大墨的疏体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她的作品中,山、水、云、树成为浑然一体的主体,但最有特色的是那些飘逸灵动的白云和奇崛突兀的山体结构。如果说,前辈画家陆俨少的山水画中写云山氤氲最为出色,以我所见,刘宁对云的表现,更为丰富多变。画中有横云、卧云、层云之别,也有流云、长云、团云之分,多以减笔勾勒的留白云团、云块飘浮或流动在山林丘壑之间,或横空出世,或天外飞来,或朵朵散落,或团团相聚,行于所行,止于所止,求无形中变化之无限,具有旺盛的生机,不仅形成云空山实的强烈对比,更突显画中的空灵之气、流动之气、劲逸之气。时而,她还借鉴民间图案的画法,让云彩如浪花,以排列长线衬出云朵在烟霞流涧中涌进的态势,使画面平添一种装饰意味而更具民族特色。这种符号化的倾向,是当代中国山水画特别值得注意的特点,也是刘宁率真天性的形式载体,更接近于她内心的自然。
从歌吟乡村到长啸山林,刘宁追求一种构成主义的和谐与节奏。依然是骨法用笔,以线造型,但山石已化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符号,尖锐的巨大的山石体块如同欧洲的哥特式教堂指向天空,一座座具有上升意味的体块结构的山体以其凝重粗放的简洁轮廓与穿插交错的云水林木屋宇相互映衬,具有形体的多重复合美学。它们有着坚实的山体与无定形云烟的矛盾对比,有着平面构成性与透视深度的矛盾对抗,有着笔与墨、线与面、实与虚、动与静、疏与密、阴与阳、浓与淡、纵与横、起与伏、大与小、向与背、开与合构成的既丰富又整一的矛盾空间。这种空间的表达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三运”空间,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外在视点,而是来自于画家内心对于山水空间的视觉体验。这些具有几何形式的水墨语汇,显示了刘宁对于禅意、禅心、禅境的渴望。陈传席曾在论及牧溪的画时说:“他受了禅家‘顿悟’精神的支配,犹如禅家创始人六祖慧能撕经的精神一样,禅家画蔑视一切‘古法’,只抒发自己自发的行为和直接而强烈的感受。而且禅画力求简练,不画名山大川,不画繁峦复岭,只画极普通的山头,且摒弃细节的刻画。这一切都和禅宗思想意义相通,所以,我们称它为‘禅画’。”我以为,这一席话说的是牧溪,也是对刘宁山水画的阐释。
仔细阅读刘宁的山水画,我们可以看到,就构图来说,她喜用细长条幅,善于以现代意识结构画面,在随意生发的局部勾皴与整体构建的把握之间,使画面显示出无限的张力,见出一种极为现代的山水画语汇。她的运笔,“写”的意味极为强烈, 既有渐江线形结构的精彩,又有石涛万点恶墨的畅达,既有八大落笔为格的机趣,又有髡残含浑无尽的化机,游山写稿,自在点染,更多的是“吾之山石”是“吾之肺腑”的精神表达。可以说,在当代青年画家中,刘宁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较好地处理了古与今、中与西、艺术与生活的矛盾,是一位很有希望的中国山水画家。
作为80后的青年一代,刘宁是幸运的,良好的家世、炫耀的学历,她尽可以衣食无忧,安然享受生活的赠予。但她却“自讨苦吃”地在艺术的天地里感悟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她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有人生目标的女青年,她是一位有天赋、有才情、有发展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尽管她还在途中,但她已脚踏实地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与艺术反思获得了这种不为潮流所动、比较自由的创作状态,而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们有理由对刘宁这位青年女艺术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刘宁这种不图安逸,不甘悠闲,奋力拼搏,心存远志,创造美好人生的处世态度,应该是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年轻女性的学习榜样。女儿如此,何况我们男儿呢,更当自强。
2015年9月18日凌晨完稿于北京王府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