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夫官方网站
http://www.shengshiyishu.com/person.asp?big=447
个人简介

李一夫(原名李存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美术师。中国民主促进会济南会员。 2012和谐中国年度大会十大具有社会责任感艺术家。 2013年捐助残疾人书画作品价值60万爱心人士。 2013年全国人大十大人民艺术家、两会“献礼”画家。 2013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联合国千年书画名家”。 联合国千年书画院院士 辽宁社会主义学院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山东书画学会会员,山东民进书画院院委,中国美协、书协山东会员。 详细
作品
李一夫作品
李一夫作品
李一夫作品
李一夫作品
李一夫作品
李一夫作品
艺术家资讯
志隐山川 理绽笔端
——品国画名家李一夫的山水画
■于瑞娟
  我就是一个画画的。
   我崇尚纯真的“画如其人”。
   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一方面要努力传承和发展中国绘画艺术以弘扬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一方面要创作出真情实感的“人格”“心性”社会化的山水画作品。
   我给观众呈现的是山水画作品,作品之外的附加因素都不重要。
                                                ——李一夫
    
    初见李一夫先生,感觉眼前的山水画只有他这个人才能画出来,作品的宏大气魄与李先生的心宽体胖相得益彰。不只是从表象上看,内在深厚的学养与宽广的胸襟及对艺术创作的态度当是他画风形成的关键。
艺术追求需天赋的支撑,艺术培养须因材以施教,找准适合自己的就是找到了通往成功的捷径。一夫喜欢音乐,二胡、笛子不在话下,画画更是从小的爱好。他说书画音乐是相通的,亦讲求节奏和韵律,在回环变化中将一个人的修养、胸怀与气度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夫先生始于油画,后师从陕西国画院院长苗重安先生转学山水画。其间遍临历代优秀书法碑帖,五体皆有,短章长卷,手札书册,有的临习上百遍。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数十年来自己的临帖手卷,有些已因年代久远而泛黄开裂,着实见证了他一路走来之不易。

胸有山水魄自高 雄浑雅逸立碧霄
 “中国画要有中华的民族精神、民族特点,笔墨用好了,点线玩到位了,这才是本事。立足传统,在此基础上吸收西画的元素。”一夫先生遵从山水灵气的感召,倾心主观感情的宣泄,与西方绘画色彩的堆积、焦点透视区别开来,以展现山水生命为主,注重意境的营造。他在南方待了7、8年,历游名山大川,不是去画,而是用心去感受,不只“得山川之骨”,而是通过闭目沉思得“山川之气”。正如清人所言:“画固所以象形,然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殆此意也。”
在中国山水画范畴内,画风是区别画家的标志。一夫先生认为,画风即笔性,与画家的性情相关联。性情有别,笔性也就因人而异,故此才有画坛的百花齐放。他作画犹如为文,文思泉涌,“唰唰唰”地洁净利落,尺幅之间,千里之外;他热情好客,广结贤才,不管是学画的门生还是交流书画的同道,都乐意去他那儿喝茶聊天,畅述友情。雄浑雅逸的画风与他豪爽的谈吐、不羁的气度、对技艺毫不保留得慷慨是分不开地,这恰是对“画如其人”最真切的解读。
他的山水画云随风动、溪沿石淌、树木神意昭彰,看他的画能聆听到自然界中最本真的松风与鸟鸣,充满着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活跃,鲜活的生命形态与内在幽远的精神导向得到了完美统一,完成了自然生命的抒写,这是他作品魅力所在。
细观其画,既耐看又有法度,见宋元大家风范。在北方土生土长的一夫,用北方的气势作骨架,在细节的处理上吸取南方巧而精、秀而美的特点,南北融合,使画面刚柔相济,婉美铿锵;全景式构图,加上文人画的思想意趣,让作品呈现出浑厚华滋、高亢儒雅的一面。
一夫的扇面清新典雅、幽逸深邃,尽管尺幅不大,但却带来了“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高远景致,这就是境界。一阵春风、一行秋雁、一淙溪水,带给画面一种澎湃的生命激情与灵动的视觉体验,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极致。画面布局舒缓,弃去了高蹈英姿,转向闲适雅逸,赏其画仿佛如饮一壶雨前清茗,丝丝甘甜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诗意笔下出 哲理墨中藏
艺术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整体,好的题跋不仅可以补画面构图布局之不足,表创作之动机、述作品之外意,抒画家之性情,已俨然成为一幅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所论述的“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观李一夫先生的画,有种误入诗艺王国的感觉,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他的作品再恰当不过了。
他的画本身就是一首诗,《天花祥瑞万堆雪》让人会不自觉地吟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夫先生把雪花看作祥瑞,是天上降下来的花儿,以此为背景,塑造了树石、亭台银装素裹下的那份静谧之美。万籁俱寂,只留下了雪花在天地之间尽情地漫舞和雪落树梢悄无声息的温馨。《草亭闻泉》扇面,低平处见“清泉石上流”的淡泊,遇巨石则现“急流澎湃水花卷”的激情,近处一捧树冠半掩而出,更添一种掩映波折之美。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精妙绝伦的题跋:“风动叶声云霞蔚,波拂溪幽舟自行。蒸茗气从茅舍出,论道语隔松林闻。”“十里平湖阔,松声传幽谷。万壑玉屏开,云涌动飞瀑。”“翠谷烟岚无穷碧,飞泉盈带湿人衣。道是镜湖平鱼跃,金松满崖高阁里。”
不仅如此,李一夫先生还把古今哲学带进了他的书画世界。他说“藏”在绘画中很重要,直白就没有艺术可言了。做事情要走捷径,而画画则是制造悬念,在收笔之前解决矛盾。树、石在前面挡一下,小路回环曲折,要让笔墨在境界的塑造中来回穿插、游刃有余,给创作留有后劲,才是好画。
一夫先生强调笔墨贵“变”。通过“变”让画“浑厚华滋”,充满生气,流淌着一种美妙动听的旋律。一幅画中的景物须用笔分明,哪怕是用积墨法做到墨中有墨,也必须有所变化,否则就成一墨团了,所以他将虚与实,疏与密这种相辅相成的艺术辩证法用到他的书画创作中。他的画注重云气留白,气脉贯通又不失空灵。画中留白处,不在乎笔笔皆留,但在气脉上相互贯通,使笔墨所到之处能畅通无阻,亦使画面不板滞,充满灵动之感。他的画既写出了草木的性情,也绘出了山川的气脉。
在绘画的位置经营上,他将古人“于严实之中见空灵、于浑厚之中得清奇”的创作纲条运用的风生水起,手到擒来,达到了“乾坤虽小房栊大,不足回旋睡有余”的境界,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笔墨上有的放矢,以浓墨勾画亭台楼阁、近处树石,将墨逐层积累,再用浓墨点画深山植被。远处疏宕处坡缓以降,空旷浩大,中间回峰一转,好似急刹车,只留有立锥之地以供喘息,跌宕起伏,韵味十足。
自古文人相轻,而李一夫先生对此却颇为大度。“存在即合理”,他不排斥、贬低任何画家。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作画须心无杂念,心无挂碍。我画的并不是多么好,只是很多人没注意到的东西我注意了。对别人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吸收他们的精华,只有具备这种大胸襟,才能有创作的宏大气势。灵感和机遇有相通之处,都从积淀中来,只有时刻勤奋着,当灵感来临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心境和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李一夫先生(原名李存明),字久亮,号一夫,1961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不但德艺双馨,而且极具艺术责任感,富有爱心,近年来备受赞誉:2012年,在和谐中国大会上被评为“十大具有社会责任感艺术家”;2013年,受邀中国十大人民艺术家全国“两会”献礼;同年为残疾人事业捐助价值60余万元的书画作品;2013年,被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组委会授予“联合国千年书画名家”荣誉称号,并被特聘担任“千年书画院院士”。


友情链接: 史教茂官方网站 盛世艺术网 人民画院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网 北京大品画院 刘大为工作室 网络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交流中心 安徽书画交易网 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早报网 中国新闻网 网址之家 163邮箱 126邮箱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部 网站管理 人民画院 sohu 谷歌 网易 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