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盛世艺术网!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反馈
网站首页艺术资讯新闻中心展会频道名家点评博古论今艺术机构信息广场艺术名家在线展销名家视频个人展厅书画频道
 位 置: 首页名家点评
  综合评论 | 市场评论 | 展览评论 | 艺术家点评 | 作品点评
  
从隐喻到象征——曾晓峰艺术图像中的当代意义
作者:  来源:  【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7月31日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曾晓峰是一位风格奇异,独立特行的艺术家。他的艺术跨越了从现实到梦幻,从想象到变相,从自然浪漫到工业冷漠这样广泛的视觉形态。曾晓峰作品中形式的隐藏,图像关系的复杂,形成了他的相对晦涩沉郁的画风,这使得他的作品拒绝通俗流畅的阅读,而指向凝视与震惊。在这种导向潜意识的冲突的陈述中,具有一种模糊性与暧昧性,它排除了对于曾晓峰艺术的单一解读,而将复杂的感受与语言的多义性提交给理智的观众。20多年来,曾晓峰的艺术在形而上的沉思与现实的批判之间移动,但从未丧失他对于人的生存的关注,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询。正是这种形而上的沉思气质与对现实的批判,使曾晓峰不能放弃作品的具象形态,他的绘画中的形象既是写实的又是符号化的,具有游戏的形态但却指向生存的疑问。像《戏水图》、《戏狗图》这些作品,具有游戏的形式,但人对于动物的肆虐,却具有令人不寒而栗的警示意义。作为一个具有存在主义思考的画家,曾晓峰艺术中的荒诞其实源于生活中的荒谬。曾晓峰画面中的形象不在它们生存的位置,作品的色彩氛围或阴郁或瑰丽,但都具有古典绘画的深沉和庄严。


  正是曾晓峰充满奇特的东方式的想象力,使得现实生活中的景象抽离了它们的日常意义,获得了“变相”,这一概念虽然与洞窟壁画中佛教经变有着文本的关联,但更多的表达了一种艺术中的超验的主观境界。曾晓峰的艺术中充满幻想与创意,艺术家主体的观念和需要创造了画面,而主观性的色调与有机形态的偶然化漫延,使作品具有了陌生化的表现性。所谓“变相”,局部形象是真实的,而整体图像的组织是虚构的,局部的写实并不能改变整体的超现实,独特的结构方式反而使这种局部的真实获得了更大的荒诞感。曾晓峰作品中非理性的图式,使我们想到中国古代志怪传说与民间文学,如《山海经》中的故事,令人匪夷所思。曾晓峰艺术中的这一特质,可以上溯到他早年的艺术生涯,在长期的收集整理民间艺术与临摹古代壁画的劳作中,他看到了中国文化中潜藏沉没的灵魂。

  曾晓峰的画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是人在生存处境里的变相,当外在的境遇压缩了人的正常生活空间时,曾晓峰的画就显现了真实。隐喻与象征,构成了曾晓峰艺术的两极,也是艺术想象的基本范畴。隐喻即暗喻,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由于立喻者的观察与感受,在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而象征则是用某一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它用可见的事物表达不可见的意义,具有更为广泛的能指功能。早在1984年,曾晓峰的油画《盖房子》就具有很强的隐喻性质,这幅作品的直观图像是云南山民在立起房屋骨架上好大梁时捧碗喝酒的风景民俗,但我们在巍然屹立的房架与身披氆氇,坚定地站立在大地上的山民之间,看到的不仅是人与房屋的形式上的一致性,更感受到人和房屋与土地永恒的生长与依附关系。曾晓峰就这样在山民生活与原始文化之间悄然建立起隐秘的历史联系,使我们在具象的图像中感受到某种超越世俗的神秘,这也是我从来不曾将曾晓峰纳入80年代以来的写实绘画群体的原因。

  “伤害”的形象一直与曾晓峰形影不离,这种伤害包括人对人的伤害,人对自然的伤害,人对人的伤害。作为曾晓峰最为关注的艺术主题,外在的物质性的暴力的对象正是人心中的精神家园,90年代后期,曾晓峰作品中的房子与安乐椅,都为圆形的电锯片所切割,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暴力。以《山水芭蕉电锯图》、《城市改造方案》为例,画题本身就是一种田园诗意与现代工业的激烈冲突,一种失去精神家园的无法化解的压抑与失落。曾晓峰作品中表现的是机器对于人,工业对于自然,物质对于精神的伤害与暴力。

  曾晓峰艺术中的想象来自于他所经历过的人生和在此基础上对于现实的感悟。正是在云南偏僻山村中的艰难劳作,使他对农民这两个字的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纯朴、原始、穷困与非理性。农民,这样一个存在于封闭世界中的人群,他们面对现代世界时的茫然与不知所措,他们的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比例,他们在社会中的边缘与弱势,成为曾晓峰作品中最为基本的人道关怀。如今这样的趋势已经扩展到城市,面对急剧发展的城市,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下层群体,同样充满了茫然与不知所措。所有这些,成为我们进入曾晓峰的艺术世界的现实背景与无声的旁白。

  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说过:“生活在别处”,这句话或许可以用来表述曾晓峰的艺术与现实世界的精神联系。这是一种即身处其内,又超越其上的不即不离、不舍不弃的状态。也就是说曾晓峰虽然与我们同处一个现实的环境中,但他的灵魂时常飞出世俗的低谷,在高山之巅飞翔。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曾晓峰的绘画创造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在那里,人们在他的画笔指引下,可以换一种活法。所有这些,都表露了曾晓峰艺术中的“出离”状态。这是一种精神的远游,远游者志存高远,即使他端坐在菩提树下,他的心灵也在远方,闭目无视浮世的喧嚣。

  曾晓峰对当代艺术的状况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天的消费主义狂潮已经将理想主义驱赶到悬崖边上,大众文化的推广充满了机巧与无耻,前卫艺术的叫卖也充满了处心积虑的谋略与虚假表演。20多年来,曾晓峰从未将自己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形象符号与诱人脸谱上,他的艺术虽然始终保持了人文的关怀,但在不同的时期却有着不同的系列画面。虽然曾晓峰知道占山头创品牌见好就收的道理,但他认为,面对不同的生存感受,艺术家只有转换陈述方式,才能寻找更贴切的生存表达,这是对功利的放弃,是试验的态度,是挑战未来的勇气。正如曾晓峰所说:“艺术中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对生存状态的看法,它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品质、深度与感染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 书法家旭宇
· 浓墨重彩 情寄山川
· 浑厚朴茂 正大气象——读王立彩的山
· 山水呼吸之间 ——郭捷山水画品评
· 禅意山水 精神家园
· 破雪而出 勃然心动
· 辛民评论
· 雄浑朴茂 寄意辽廓——骆阳叶
· 看张淼的画有感——葛伟
· 心系雪乡暧暖情
  推荐文章
· 禅意山水 精神家园
· 浑厚朴茂 正大气象——读王立彩的山
· 心碎天籁 气韵生动
· 看张淼的画有感——葛伟
· 砚边随笔——浅谈现代花鸟画之意境美
· 书法家旭宇
 友情链接
史教茂官方网站 盛世艺术网 人民画院 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网 北京大品画院 刘大为工作室 网络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交流中心 安徽书画交易网 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早报网 中国新闻网 网址之家 163邮箱 126邮箱 雅昌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部 网站管理 人民画院 sohu 谷歌 网易 新浪
关于我们 | 协会简介 | 对外合作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盛世艺术网
                                            京ICP备12023630号-1